至圣保命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47 年) 《杨氏家藏方》
传统知识-方剂 全蝎十四枚( 去毒,炒) 朱砂( 别研) 天麻 白附子( 炮) 蝉蜕各二钱 麝香半钱( 别研) 防风( 去芦头) 白僵蚕( 炒去丝嘴) 各一钱 金箔十片( 临时研入)
小儿胎惊内吊,腹肚坚硬,眠睡不安,夜多啼哭,及急慢惊风,目睛上视,手足抽掣,不省人事。
TKRC Z01A/D199165001(芦苇) / Z01A/D015076001(防风) / Z01D1/11442(慢惊风) / Z01A/D212001030(黄花乌头) / Z01A/D174081010(天麻)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A61K36/714(乌头属(舟形乌头))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8988(天麻属) / A61K36/898(兰科) /


相关项
  • 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 蝉蜕: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芦根: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 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 用或晒干。
  • 白附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 天麻: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 功能主治: 小儿胎惊内吊,腹肚坚硬,眠睡不安,夜多啼哭,及急慢惊风,目睛上视,手足抽掣,不省人事。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用粳米饭和丸,每一两作四十
    丸,别用朱砂为衣。初生儿,每服半丸,乳汁化
    下。周岁儿,服一丸,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天麻丸 白附子丸 麝香青饼子 小天南星丸 红曰散 天南星煎丸
至圣保命丹 朱麝丹 辰砂蝎梢膏 安胃丸 慈救丹 白僵蚕丹
太乙散 桃红散 羌活钩藤散 辰砂散 辰砂保命丹 天麻防风丸
回生丹 防风天麻膏 神仙聚宝丹 定惊神丹 辰砂丸 麝香散
太乙金丹 朱砂散 麝朱散 镇心丸 定惊散 红绵散
立应散 镇惊丸 全蝎散 朱砂饼子 黄铤子 八仙散
正液丹 天浆子丸 返魂丹 救命麝香饼子 天星丸 万金丸
蘑刀丸 温白丸 神应散 朱粉散 万金丹 太一散
银白丹 夺命散 防风丸 生珠膏 镇心安神丹 蛜(虫+祈)散
还魂丹 聚宝丹 防风丸 朱砂丸 神圣丸 摩化龙脑丸
天麻膏 麝朱丹 麝香膏 截惊丸 日月丹 二神散
犀角散 夺命金丹 玉柱杖散 天青膏 天浆子散 天麻散
朱砂膏 牛黄膏 黑虎子惊药 桃花散 转惊丸 大效雄朱化痰定喘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至圣保命丸,《杨氏家藏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940669891A34214ABE83DAB55EB382C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