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魂散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67 年)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去芦) 茯苓( 去黑皮) 甘草 白僵蚕( 去丝嘴) 朱砂( 水飞) 各一分 白附子一钱半( 炮) 全蝎一钱 蝉壳( 去土,净洗,去足) 二十个
痫搐愈后,多吐逆腹胀,气急不食,及罢惊之后,一切虚候。
TKRC Z01D1/1837(腹胀) / Z01A/D212001030(黄花乌头)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D1/1837(腹胀)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714(乌头属(舟形乌头))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相关项
  • 蝉蜕: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附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痫搐愈后,多吐逆腹胀,气急不食,及罢惊之后,一切虚候。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乳食前煎冬
    瓜子、薄荷、清米饮调下。


相似方剂
宝寿散 干蝎散 天麻膏 参苓散 蛜(虫+祈)散 补虚人参丸
保寿散 宁眠膏 牛黄膏 醒脾散 天麻防风丸 犀角散
全蝎散 益脾镇惊散 辰砂散 乌蝎散 白僵蚕丹 全蝎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回魂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907F30790794D8E987EE6D7A9967CDD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