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化毒汤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76 年) 《片玉痘疹》
传统知识-方剂 白术 白茯苓 砂仁 陈皮 黄连( 姜汁炒) 少许
痘疮成浆之时,吐而有物。
TKRC Z01A/D212017006(云南黄连) / Z01A/D268002038(砂仁) / Z01A/D268002(豆蔻属) / Z01A/D212017002(三角叶黄连) / Z01A/D268002014(海南砂仁) / Z01A/D212017001(黄连)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025027004(白术) /
IPC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9064(豆蔻属,例如小豆蔻)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718(黄连属(黄连)) /


相关项
  •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砂仁: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海南砂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功能主治: 痘疮成浆之时,吐而有物。

  •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相似方剂
清热止泻汤 藿半散 术连丸 金不换散 加味茯苓半夏汤 温中汤
栀连二陈汤 左金汤 柳青丸 黄连丸 查术膏 加味二陈汤
水火既济丸 和中清热饮 白术茯苓散 加味白术芍药汤 脾胃两安汤 镇胃散
清胃保中汤 救荒代粮丸 倍术二陈汤 白术茯苓散 木香散 玉桂枝散
小半夏饮 人参温中丸 六君子汤 加减枳术汤 安胃醒脾汤 加减八珍汤
止迷汤 银苎散 加味保和丸 人参散 渗湿汤 温脾止泻汤
调脾抑火汤 安神散 调中散 术连丸 缩砂二陈汤 香砂丸
石连散 黄连茯苓丸 连香饮 化痰丸 二陈理中汤 加味四君子汤
橘皮茯苓汤 既济丸 二陈加黄连栀子汤 丁香散 黄连汤 补脾丸
陈皮竹茹汤 金锁散 痛泄要方 参连汤 黄连二陈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养胃化毒汤,《片玉痘疹》,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4A0265A7E304066BC1325B4055B8703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