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荣归脾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03 年) 《冯氏锦囊·杂症》
传统知识-方剂 熟地八钱 酸枣仁二钱( 炒,研) 鸡腿 白术三钱( 炒黄) 白芍一钱二分( 酒炒) 白茯苓一钱五分 牛膝二钱 麦冬二钱( 炒燥) 五味子六分 上肉桂( 去皮) 八分
一切劳伤发热,咳嗽吐血,似疟非疟,懒食倦怠,寸洪尺弱。
TKRC Z01D1/181(发热) / Z01D4/R50.051(发热) / Z01D1/1822(咳嗽) / Z01D1/1829(吐血) / Z01D4/R05.X01(咳嗽) / Z01D4/R05(咳嗽) / Z01D4/R50.952(发热) / Z01D1/1822(咳嗽) / Z01D1/1829(吐血) / Z01D4/R05.X01(咳嗽) / Z01A/D023017(沿阶草属) / Z01A/D21501400402(酸枣) / Z01A/D177001008(芍药) / Z01A/D230003003(五味子)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D4/R05(咳嗽) / Z01A/D230003019(红花五味子) / Z01A/D230003006(翼梗五味子) / Z01A/D212033001(天葵) / Z01A/D132007016(大叶桂) / Z01A/D230003021(华中五味子) / Z01A/D230003016(毛叶五味子) /
IPC A61K35/68(原生动物,如,鞭毛虫,阿米巴虫,孢子虫,疟原虫或弓形虫) / A61K39/015(血孢子虫属抗原,例如疟原虫抗原) / A61K36/72(鼠李科,例如弗朗鼠李,口香藤或伞树)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725(枣属,例如枣) / A61K36/79(五味子科)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A61K36/65(芍药科,例如中国芍药)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相关项
  • 土桂皮:为樟科植物钝叶桂和大叶桂的树皮。
  • 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 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  七八成千,除去须根,干燥口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 天葵子: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DC.)Makino的干燥块根。夏初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

  • 功能主治: 一切劳伤发热,咳嗽吐血,似疟非疟,懒食倦怠,寸洪尺弱。

  • 用法用量: 加灯心、莲子,水煎,食前温服。


相似方剂
填精止血汤 白术汤 清热养血汤 补气止崩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养荣归脾汤,《冯氏锦囊·杂症》,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55A80E66FC8040B18CBEB55DCBF68446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