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补黄耆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3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黄耆二两( 锉) 白蒺藜一两( 微炒,去刺) 乌蛇肉一两( 酒浸,炙微黄) 槐子仁二两( 微炒) 鹿茸一两( 去毛,涂酥,炙微黄) 附子一两( 炮裂,去皮脐) 蝟皮一两( 炙微黄) 枳壳二两( 麸炒微黄,去瓤) 当归一两( 锉,微炒) 沉香一两 槟榔一两 厚朴一两( 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肠风痔疾,下血太多,虚羸无力。
TKRC Z01D1/752(肠风) / Z01D4/I84(痔) / Z01D4/I84.901(痔) / Z01A/D270002002(蒺藜) / Z01A/D015005038(当归)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2(当归属) /


相关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 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乌梢蛇: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 功能主治: 肠风痔疾,下血太多,虚羸无力。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
    十丸,食前煎桑枝汤送下。


相似方剂
内补黄耆丸 黄耆散 地黄丸 黄耆丸 回阳酒 拱辰丹
内补散 地榆散 乌蛇散 鹿茸丸 鹿茸丸 芎藭丸
地榆散 槐角丸 黄耆丸 参耆鹿茸汤 内补黄耆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内补黄耆丸,《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4BB6296902944C76BF6A78783EB4FF23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