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桑寄生 黄耆( 炙,锉) 枳壳( 去瓤,麸炒) 熟干地黄( 焙) 各二两 蔓荆子( 炒) 一两
风,腰脚不遂。
TKRC Z01A/D139007(钝果寄生属) / Z01A/D130105010(单叶蔓荆) / Z01A/D139004(桑寄生属) / Z01A/D139007003(广寄生) / Z01A/D130105013(蔓荆) /
IPC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相关项
  • 桑寄生: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 蔓荆子: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 simplicifolia Cham.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功能主治: 风,腰脚不遂。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一日二次。


相似方剂
地黄丸 地黄丸 疏气黄耆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桑寄生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4AA3EF6C32F94B339EAEF2349B039D75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