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3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青黛一分 甘遂末一钱 腻粉一钱 龙脑一钱 蟾酥一分 麝香一钱 半夏一分( 汤洗七遍,焙干,麸炒黄色,为末)
小儿急惊风。
TKRC Z01D1/11441(急惊风) / Z01A/D101094080(野青树)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101094085(木蓝) / Z01A/D099023(大戟属) / Z01A/D099023036(甘遂) / Z01A/D203012112(蓼蓝) /
IPC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47(大戟科,例如蓖麻)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704(蓼属,例如节草)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相关项
  • 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 蟾酥: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t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 青黛: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甘遂: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 Liou ex T.P.Wang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用汤化蟾酥为丸,如粟米大。
    每服二丸,以薄荷汤送下。微泻是效,未泻再服。


相似方剂
青黛丸 蟾酥丸 擅圣丸 夺命丹 龙脑水银丸 碧霞丹
水银丸 青黛丸 虎睛丸 青黛丸 僵蚕散 白虎丸
水银丸 涂囟法 续随子丸 银朱丸 定命丹 牛黄丸
神效蝎尾散 擅圣丸 灵种膏 二香丹 黑神丸 金枣化痰九
红丸子 碧霞丹 必胜散 万金丸 牛黄丸 青金丹
利惊丸 软金丸 小朱砂丸 水银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青黛丸,《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3F94B4A57FDE4BB2981C82DADA2DDB2E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