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苓汤

来源 元 ●(距现今约 667 年) 《脉因证治》
传统知识-方剂 泽泻一两 滑石二两 茯苓猪苓术各 半两
中湿。春夏之交,病似伤寒,白汗体重,痛难转侧。
TKRC Z01D1/22(伤寒) /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008001006(泽泻) / Z01A/D008001005(东方泽泻) /
IPC A61K36/884(泽泻科) /


相关项
  • 猪苓: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的干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功能主治: 中湿。春夏之交,病似伤寒,白汗体重,痛难转侧。



相似方剂
二苓汤 四苓散 五苓散 四苓汤 滑苓汤 利水益元散
茯苓术散 四苓汤 三苓散 琥珀六合汤 茅花四苓汤 茯苓散
琥珀散 加味五苓散 阿胶汤 白龙丸 猪苓汤 猪苓木通汤
滑石散 猪苓汤 权木丸 泻湿四苓散 五苓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二苓汤,《脉因证治》,元.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2FCBA007824D428DA0B2F85473174238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