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火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38 年) 《辨证录》
传统知识-方剂 白芍一两 当归一两 炒栀子三钱 柴胡三分 大黄一钱 地榆二钱
肝火烁水,大便闭结,胸中饱闷,两胁疼痛,呕酸作吐,不思饮食。
TKRC Z01D4/R52(疼痛) / Z01A/D203015(大黄属) / Z01A/D203015020(药用大黄) / Z01A/D177001008(芍药)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1704100504(长叶地榆) / Z01A/D203015032(鸡爪大黄) / Z01A/D217041005(地榆) / Z01A/D203015021(掌叶大黄)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65(芍药科,例如中国芍药) / A61K36/739(地榆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708(大黄属(大黄))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栀子: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 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 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 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 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Yu et 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 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功能主治: 肝火烁水,大便闭结,胸中饱闷,两胁疼痛,呕酸作吐,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剂大便通,二剂肝火尽散,不
    再闭结。


相似方剂
障脐汤 攻火汤 丹黄汤 四物地榆汤 榆地玄归汤 默治汤
小下汤 加味归芍汤 六合汤 化痒汤 救肝败毒至圣丹 当归汤
祛火外消汤 柴胡汤 息怒汤 润胆汤 四顺清凉饮 肝痿汤
散风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散火汤,《辨证录》,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1B50BF424F834F319982F58A008AD02B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