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湿散邪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63 年) 《石室秘录》
传统知识-方剂 白术五钱 防风一钱 荆芥一钱 苏叶一钱 陈皮五分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邪居于腠理之间,不肯自出。
TKRC Z01A/D015076001(防风)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130070037(裂叶荆芥) / Z01A/D046014001(桔梗)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34(桔梗科(风铃草科))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346(桔梗属) /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相关项
  •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 紫苏叶: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荆芥:唇形科植物剂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邪居于腠理之间,不肯自出。

  •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相似方剂
延龄汤 查术膏 人参阿胶散 香苏饮 清痧散 实脾散
干葛防风汤 发痘散 连翘散 补脾丸 牛蒡散 人参宁肺汤
痛泄要方 桔梗半夏汤 楂术膏 桂枝汤 荆防甘桔汤 柴胡防风汤
人参黄老汤 白术汤 升均汤 鼠粘子汤 托里消毒汤 清胃养牌汤
加味二陈汤 甘桂汤 二陈汤 加味鼠粘子汤 产?土龙汤 加味茯苓半夏汤
术附防风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加橘皮汤 益胃汤 和脾温胃散 如圣汤
疏风散 白术汤 桔梗荆芥汤 止汗散 卫生汤 补肝汤
束胎丸 调胃散 五倍汤 泻湿汤 香橘汤 安胎寄生汤
苏叶汤 小异功散 托里清中汤 平胃散 香橘汤 木香白术散
加味白术芍药汤 六君子汤 二陈汤 四君防风汤 人参阿胶散 紫草木香汤
疏邪实表汤 肾着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去湿散邪汤,《石室秘录》,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139D2562E26C4240AC86965F796383C6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