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真丸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635 年) 《普济方》
传统知识-方剂 当归( 焙干称) 干地黄( 焙干称) 各二两 北五味子一两 人参一两
TKRC Z01A/D230003016(毛叶五味子) / Z01A/D230003003(五味子) / Z01A/D230003006(翼梗五味子) / Z01A/D230003019(红花五味子)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30003021(华中五味子) /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79(五味子科)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吞下。


相似方剂
杜隙汤 三才汤 人参散 苣胜丹 参附五味汤 四君丸
干地黄汤 加味佛手散 救割全生汤 壮气益血汤 参归三圣汤 牛膝汤
廷胡索汤 当归汤 人参芎归汤 参乳丸 大力丸 养心化毒汤
震蛰丹 麋茸万病丸 地黄散 当归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四真丸,《普济方》,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0D6EE6F9C18B4100A2F5EF22979D25C2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