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心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桂( 去粗皮) 赤茯苓( 去黑皮) 赤石脂各三分 黄连( 去须,炒) 一两 麦芽( 炒) 陈曲( 炒) 石斛( 去根) 干姜( 炮) 当归( 切,焙) 人参 附子( 炮裂,去皮脐) 蜀椒( 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龙骨各半两
脾胃气虚,飧泄不止,饮食不消,腹内雷鸣?痛。
TKRC Z01D1/5373(飧泄) / Z01A/D212017006(云南黄连)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174056063(石斛) / Z01A/D174056083(球花石斛) / Z01A/D174056029(流苏石斛) / Z01A/D174056015(鼓槌石斛) / Z01A/D220027033(青花椒) / Z01A/D174056054(美花石斛)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74056007(短棒石斛) / Z01A/D174056(石斛属) / Z01A/D268021029(姜) / Z01A/D212017002(三角叶黄连) / Z01A/D174056012(束花石斛) / Z01A/D212017001(黄连) /
IPC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8984(石斛属)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18(黄连属(黄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758(花椒属,例如花椒) / A61K36/898(兰科)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相关项
  •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花椒: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 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质。
  • 石斛: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脾胃气虚,飧泄不止,饮食不消,腹内雷鸣?痛。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三十丸,空心暖酒送下,米饮亦得,日飧再服。


相似方剂
干姜丸 干姜汤 龙骨汤 黄连汤 增减水药皇子汤 黄连丸
裨脾丸 断下汤 九盏汤 黄连丸 干姜汤 补脾丸
温中汤 赤石脂丸 茯苓汤 龙骨汤 人参龙骨散 四顺汤
乌梅丸 建脾丸 附子汤 赤石脂丸 无食子丸 建脾丸
当归汤 赤石脂丸 木香丸 阿胶丸 六味回阳饮 当归散
陈曲丸 陈曲丸 泻脾汤 参附养荣汤 茴香子丸 白术散
附子散 黄连丸 理中茯苓汤 小诃子散 马蔺子丸 附子麻黄汤
阿胶丸 熟艾汤 龙骨黄连汤 龙骨饮 人参丸 牡蛎丸
龙骨散 燥湿丸 龙骨丸 桂附丸 黄连汤 艾叶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桂心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DB0FD5EC0D534E37AA02D7200AF94992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