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补心汤

来源 唐 ●(距现今约 1372 年) 《备急千金要方》
传统知识-方剂 黄芩 附子各一两 甘草 茯苓 桂心各三两 石膏 半夏 远志各四两 生姜六两 大枣二十枚 饴糖一斤 干地黄 阿胶 麦门冬各三两 ,
1.《备急下金要方》虚损不足,心气弱悸,或时妄语,颜色不荣。2.《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愈后,风冷留滞于心络,使心气不和,语声不发。
TKRC Z01A/D130092007(黄芩) /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215014(枣属)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23017019(麦冬) / Z01A/D130092038(丽江黄芩) / Z01A/D215014004(枣) / Z01A/D13009208901(展毛韧黄芩)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23017006(沿阶草)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30092030(连翘叶黄芩) / Z01A/D019020008(半夏) /
IPC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A61K36/72(鼠李科,例如弗朗鼠李,口香藤或伞树)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8968(沿阶草属) / A61K36/725(枣属,例如枣)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539(黄芩属(黄芩))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
  •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石膏: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大枣: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功能主治: 1.《备急下金要方》虚损不足,心气弱悸,或时妄语,颜色不荣。2.《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愈后,风冷留滞于心络,使心气不和,语声不发。

  • 用法用量: 上锉。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汤成下糖,分四服。


相似方剂
伤心汤 茯苓汤 人参汤 甘草黄芩汤 人参汤 麦门冬汤
治气汤 大半夏汤 柏叶散 茱萸汤 胶芩四君汤 竹叶汤
黄土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建中汤 麦门冬汤 龙骨汤 大半夏汤
茯苓汤 小半夏汤 附子汤 断痢汤 桂枝汤 麦门冬汤
投杯汤 前胡建中汤 干地黄汤 生姜汤 远志汤 半夏汤
茯苓小泽泻汤 竹叶汤 远志汤 小半夏茯苓汤 远志散 半夏汤
黄芩半夏生姜汤 黄芩人参汤 六物黄芩汤 远志汤 泻肝汤 曲糵汤
干地黄汤 大枣汤 黄耆汤 当归芍药汤 黄芩汤 辅阳饮
苓泽石膏汤 芍药甘草汤 藿香散 建中黄耆汤 茯苓汤 续命汤
鹿肉汤 安胎饮 茯神汤 安中汤 黄耆散 甘草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大补心汤,《备急千金要方》,唐.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6580A13EFD94618B8B7446997E90DB6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