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汤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92 年) 《幼幼新书》
传统知识-方剂 黄耆 芍药 芎藭 黄芩 当归各一分 细辛半分
少小儿七日以后患惊,吐哯。
TKRC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022002018(细辛) / Z01A/D022002036(汉城细辛) / Z01A/D130092007(黄芩) / Z01A/D130092038(丽江黄芩) / Z01A/D13009208901(展毛韧黄芩) / Z01A/D130092030(连翘叶黄芩)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539(黄芩属(黄芩)) / A61K36/268(细辛属) /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相关项
  •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 功能主治: 少小儿七日以后患惊,吐哯。

  • 用法用量: 上水八合,煮取三合,加牛黄一小豆大,
    分为四服。


相似方剂
黄耆汤 黄耆汤 黄芩汤 塞耳黄耆丸 澄泉散 黄耆汤
黄耆汤 黄耆汤 大黄汤 黄耆膏 当归二黄汤 续断饮
蒲黄散 建中汤 芍药黄耆散 归耆汤 洗眼汤 芎藭汤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 黄芩汤 当归汤 内补排脓散 定痛散
温髓汤 三黄散 当归黄耆汤 收汗汤 金耆散 芍药汤
松脂膏 芍药汤 当归散 黄芩汤 续断汤 姜黄散
牛膝汤 灸疮膏 当归汤 乳香金丝膏 续断饮 定痛饮
芍药散 槐黄散 当归补血汤 猬肝膏 苣胜丹 白术丸
救割全生汤 三黄汤 当归汤 当归汤 枳壳汤 四物加黄耆芍药汤
人参散 归耆汤 秦皮散 胶姜理中汤 细辛汤 补血汤
黄芩汤 当归补血加葱白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黄耆汤,《幼幼新书》,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3F171E71EFC4E8DBD14439A94581FBD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