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92 年) 《普济本事方》
传统知识-方剂 天门冬一两( 水泡,去心) 甘草( 炙) 杏仁( 去皮尖,炒熟) 贝母( 去心,炒) 白茯苓( 去皮) 阿胶( 碎之,蛤粉炒成珠子) 各半两
吐血、咯血。
TKRC Z01D4/R04.201(咯血) / Z01D1/1821(咯血) / Z01D1/1821(咯血) / Z01D1/1829(吐血) / Z01D4/R04.201(咯血)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D1/1829(吐血)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23003(天门冬属) / Z01A/D023003005(天门冬)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8965(天门冬属,例如天门冬或文竹) /


相关项
  • 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
  •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山杏、东北杏的种子。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珍珠: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吐血、咯血。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天门冬丸 人参散 华盖散 天门冬煎 阿胶散 麻黄散
贝母散 和肺饮子 天门冬丸 地黄丸 补肺散 紫菀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天门冬丸,《普济本事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8AEA5BECDA9435DA3D31F08646D0AEC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