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白豆蔻( 去皮) 人参 白茯苓( 去黑皮) 诃黎勒( 煨,去核) 桂( 去粗皮) 厚朴( 去粗皮,姜汁炙熟) 陈橘皮( 汤浸,去白,焙) 各一两 丁香 荜茇 附子( 炮裂,去皮脐) 槟榔( 锉) 当归( 切,焙) 缩砂仁 干姜( 炮) 各半两 肉豆蔻仁五枚
虚劳,脾胃挟冷,肠滑下痢,不思饮食。
TKRC Z01D1/71(虚劳)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26800203801(缩砂密) / Z01A/D268021029(姜)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194002028(荜拔)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9064(豆蔻属,例如小豆蔻)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67(胡椒科,例如牙买加胡椒粉或卡瓦胡椒) /


相关项
  • 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荜茇: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 功能主治: 虚劳,脾胃挟冷,肠滑下痢,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相似方剂
荜茇丸 十正汤 诃黎勒散 姜枣丸 温脏汤 诃黎勒汤
厚朴散 丁香散 固阳丹 壮脾汤 虚脾丸 建脾汤
辛术散 桂参汤 七宝丹 丁香导痰饮 人参汤 养脾散
白豆蔻汤 诃黎勒散 厚朴丸 荜茇丸 厚朴汤 丁香丸
肉豆蔻散子 补胃丸 白术汤 硫黄散 人参散 附子丸
厚朴散 豆蔻汤 白石脂丸 朴附丹 八味厚朴丸 荜茇散
荜茇散 青皮丸 厚朴散 厚朴丸 干姜散 人参散
肉豆蔻丸 木香白术散 白术散 人参汤 白豆蔻汤 白豆蔻汤
平胃前胡汤 黄耆汤 育神汤 温脾半夏汤 荜茇煮散 丁香丸
八物汤 固肠饮 人参汤 养正金丹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白豆蔻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540D804545D432E8D84A233899D9622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