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茯苓汤

来源 汉 ●(距现今约 1819 年) 《金匮要略》
传统知识-方剂 防己三两 黄耆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1.《金匮要略》: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2.《圣济总录》:伤寒病后气虚,津液不通,皮肤虚满。
TKRC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022001(马兜铃属)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D1/22(伤寒)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484(甘草属) /


相关项
  • 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 者再纵切,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1.《金匮要略》: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2.《圣济总录》:伤寒病后气虚,津液不通,皮肤虚满。

  • 用法用量: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相似方剂
苓桂参甘黄耆汤 圣憎散 六神汤 防己散 大枣汤 参耆桂麻汤
姜苓桂枝汤 解交散 桂枝散 补脾汤 解散甘草汤 白术黄耆汤
黄耆散 黄耆汤 漏风汤 琥珀六合汤 芍药散 土瓜根汤
神应散 防己散 黄耆汤 桂耆汤 参苓麻草汤 姜桂苓砂汤
保元快斑汤 双桂汤 姜桂苓参汤 桂枝参苓汤 茯苓参甘厚朴汤 茯苓利膈汤
第三和剂汤 芍药汤 白术汤 解邪汤 快斑越婢汤 细辛汤
黄耆汤 苓蔻人参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汉.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0EBDBAD830C4CD6B692E050B0108824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