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阴地黄丸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00 年) 《女科指掌》
传统知识-方剂 六味地黄丸加当归 北五味
临经发热,尺部脉弱,阴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
TKRC Z01D1/181(发热) / Z01D4/R50.952(发热) / Z01D4/R50.051(发热)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30003016(毛叶五味子) / Z01A/D230003006(翼梗五味子) / Z01A/D230003021(华中五味子) / Z01A/D230003003(五味子) / Z01A/D230003019(红花五味子)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9(五味子科) / A61K36/232(当归属)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 功能主治: 临经发热,尺部脉弱,阴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



相似方剂
桂枝四物汤 归耆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益阴地黄丸,《女科指掌》,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A0B8027789D7403F9008A359630A87F0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