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应丸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68 年) 《古今医统大全》
传统知识-方剂 熟地黄 赤芍药各二两 当归二两半 赤石脂( 煅) 龙骨 牡蛎( 煅,以酒淬) 茯苓 牡丹皮 川芎 艾叶( 制,研) 各一两
妇人赤白带下。
TKRC Z01A/D025023010(艾) / Z01D1/10261(白带) / Z01A/D015005038(当归) /
IPC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牡蛎: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zv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 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艾叶: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 功能主治: 妇人赤白带下。

  • 用法用量: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
    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相似方剂
暖宫丸 暖宫妙应丸 菟丝丸 猪膏煎 和经汤 煮附子丸
苦楝丸 鹤顶丹 补肝散 闭自丸 如神散 妙应丹
乌艾丸 柏叶散 乌金丸 当归养血丸 千金散 九霄丸
万灵丸 牛角?散 暖宫丸 鹤顶丸 牡蛎散 人参散
牛角腮散 加味地黄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克应丸,《古今医统大全》,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90BF961E254D40689CF93116B626D575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