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消积丸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75 年) 《幼科发挥》
传统知识-方剂 白术一两 陈皮七钱五分 苍术五钱 厚朴( 姜汁炒) 五钱 枳壳( 面炒) 五钱 半夏五钱 青皮五钱 神曲五钱 麦芽五钱 山楂五钱 炙甘草三钱
小儿初食鸡肉太早,自此成积,日渐羸瘦,不思乳食。
TKRC Z01A/D217013005(野山楂) / Z01A/D025027003(苍术)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217013014(云南山楂) / Z01A/D21701301101(山里红)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217025013(光萼海棠) / Z01A/D217013007(湖北山楂) / Z01A/D217025006(台湾林檎) / Z01A/D019020008(半夏) /
IPC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734(山楂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8888(半夏属) /


相关项
  • 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青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r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 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  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 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 功能主治: 小儿初食鸡肉太早,自此成积,日渐羸瘦,不思乳食。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
    二三十丸,米饮送下。


相似方剂
家传养脾消积丸 保和汤 养脾丸 和中丸 化滞调中汤 平胃散
加减六君子汤 曲糵枳术丸 加味枳术丸 家秘消积散 黄瓜蒌丸 参术健脾汤
养脾汤 平胃二陈汤 养脾进食丸 枳实丸 巴豆丸 六君子汤
平胃散 消中分利汤 保和丸 加味平胃散 消食散 半夏平胃散
柴胡汤 化食汤 香砂和中汤 导滞散 厚肠丸 家传治痢保和丸
消痰煎 和中丸 米黄散 二白丸 青皮丸 化气汤
八味平胃散 理脾汤 和中汤 补脾化食汤 宽中汤 九味二陈汤
化食养脾汤 启脾丸 小保和丸 姜术散 调中饮 湿痰汤
五积散 二术汤 太和散 加味平胃散 枳术丸 橘皮半夏汤
厚朴散 九仙夺命丹 茯苓厚朴汤 开郁汤 消胃饮 理脾固本汤
宽中快斑汤 厚朴汤 消食健脾丸 平胃散 集灵饮 八味平胃散
香橘饼 加味平胃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养脾消积丸,《幼科发挥》,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896DA04D1C064F88BF4F7565A7DCCF73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