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五苓散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97 年) 《类编朱氏集验方》
传统知识-方剂 木猪苓 白茯苓 白术 板桂各七钱 泽泻一两 南木香 丁香 沉香 槟榔各三钱 白豆蔻三钱半
肿疾。
TKRC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235001014(菝葜) / Z01A/D008001005(东方泽泻) / Z01A/D235001032(土茯苓)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008001006(泽泻) /
IPC A61K36/90(菝葜科,例如土茯苓或洋菝葜) / A61K36/884(泽泻科)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及暗色菝葜的根茎。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
  •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 功能主治: 肿疾。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半,煎白樟柳汤,空
    心温点服。


相似方剂
人参散 参香饮 人参散 正真汤 加味五苓散 丁沉散
集香煎 丁沉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加减五苓散,《类编朱氏集验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F7F47877D1E458782CF01B817DBC51F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