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39 年) 《传家秘宝》
传统知识-方剂 硇砂一两五钱( 研) 木香一两 陈丁香一两 附子二两 桂二两 荜澄茄一两 干姜二两 大黄末二两( 别研) 巴豆一两( 研) 陈橘皮二两 牵牛子一两 香墨( 烧) 青橘皮 蓬莪术 京三棱 筒子漆各二两( 炒)
五积气。
TKRC Z01A/D268005(姜黄属) / Z01A/D268021029(姜)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203015(大黄属) / Z01A/D203015020(药用大黄) / Z01A/D258001009(黑三棱) / Z01A/D203015032(鸡爪大黄) / Z01A/D203015021(掌叶大黄) / Z01A/D070011024(圆叶牵牛) /
IPC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39(旋花科(牵牛花科),例如旋花属)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708(大黄属(大黄))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相关项
  • 莪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青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r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 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  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 牵牛子: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L.)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 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木香: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三棱: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 功能主治: 五积气。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用醋熬硇砂、巴豆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任下。


相似方剂
硼砂丸 万金丸 木香丸 黑神丸 橘皮丸 硇砂丸
丁香气针丸 硼砂丸 金液丸 盐煎散 二香三棱丸 二香三棱丸
香橘丸 如意丸 硇砂丸 豆蔻丸 消积丸 槟榔丸
木香丸 感应膏 礞石丸 硇砂丸 消食丸 木香丸
巴豆丸 京三棱丸 木香丸 丁香丸 三棱丹 沉香丸
硇砂丸 胡黄连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如意丸,《传家秘宝》,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556EEA63A7E41769575681E042680AC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