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散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2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薯蓣一两 防风一两( 去芦头) 细辛半两 山茱萸三分 杜若三分 白茯苓三分 芎藭半两 甘菊花半两 蔓荆子半两
头风.目眩痛及耳聋。
TKRC Z01D1/1816(耳聋) / Z01D4/H91.901(耳聋) / Z01A/D022002036(汉城细辛) / Z01A/D022002018(细辛) / Z01A/D130105010(单叶蔓荆) / Z01D1/812(头风) / Z01A/D072002017(山茱萸) / Z01A/D015076001(防风) / Z01A/D130105013(蔓荆) / Z01A/D199165001(芦苇) /
IPC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268(细辛属) / A61K36/40(山茱萸科) /


相关项
  • 蔓荆子: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 simplicifolia Cham.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芦根: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 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 用或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 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 功能主治: 头风.目眩痛及耳聋。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不拘
    时候。


相似方剂
薯蓣散 薯蓣散 山茱萸散 小三五七散 附子散 山芋散
枸杞子散 甘菊花散 山芋散 菊花丸 决明散 山芋散
山茱萸散 细辛膏 芎藭散 决明子丸 决明散 社若散
山芋散 山茱萸散 升麻散 磁石浸酒 石决明丸 白芷散
决明子丸 菊花丸 茯神散 防风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薯蓣散,《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A677423EA1A4EAFB47A6A05C84D5881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