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40 年) 《医心方》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茯苓各二两 生姜三两 白蜜五合 半夏三升( 洗)
胸中乏气而呕欲死,及干呕。
TKRC Z01D1/18281(干呕) / Z01D1/18281(干呕)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D1/18281(干呕) / Z01A/D019020008(半夏)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相关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胸中乏气而呕欲死,及干呕。

  • 用法用量: 以蜜纳六升水中,烧之百过,以余药合投
    中煮得三升,分四服。


相似方剂
怔忡饮 生姜煎 参粟汤 茯苓五味丸 半夏茯苓汤加丁香汤 生姜汤
半夏拨刀 半夏汤 四物当归汤 大半夏汤 温中止吐汤 栀子生姜豉汤
半夏汤 定吐饮 虎翼饮 半夏丸 半夏二味丸 吴茱萸生姜汤
白术汤 小半夏汤 解散甘草汤 茯苓煎 豆蔻丸 人参化痰丸
半夏汤 地黄煎 参甘姜苓半夏汤 大半夏汤 茯苓汤 橘皮汤
樟木散 豆蔻子汤 人参丸 半夏汤 四七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白丸子 大半夏汤 生姜汁酒 姜蜜汤 厚朴汤 人参汤
圣金九 半夏茯苓陈皮汤 生芦根五味饮 加味术苓汤 栝楼汤 半夏汤
半夏汤 参苓附术加生姜汤 七气汤 丁香丸 柴胡散 黄芩半夏生姜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半夏汤,《医心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1E62DAA48104AA6A7B6EB090ACC9231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