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灸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797 年) 《魏氏家藏方》
传统知识-方剂 白艾叶半斤( 用糯米浆浆过,焙干,再用米醋拌,炒香) 附子( 炮,去皮脐,切片,再炒令黄) 当归( 去芦,酒浸) 各二两 白芍药 海螵蛸各一两 丁香半两( 炒)
TKRC Z01A/D025146023(火绒草) / Z01A/D025146033(绢茸火绒草) / Z01A/D015005038(当归) /
IPC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2(当归属) /


相关项
  • 糯米: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去壳种仁。
  • 火绒草: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地上部分。
  • 海螵蛸: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米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或醋汤送下。


相似方剂
经验加减四物汤 八物汤 加减四物汤 阿胶煎丸 八物汤 家秘补阳丸
麦蘖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内灸丸,《魏氏家藏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5D9C67DE9D554BD4BD5B98358AD4D2DC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