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犀角( 镑) 一两 旋覆花一两半 陈橘皮( 汤浸,去白,焙) 一两 紫苏茎叶半握( 干者) 白茯苓( 去黑皮) 一两半
脚气。微觉疼痹,或两胫肿,或上人腹,皮肤不仁,满闷呕逆,不下食。
TKRC Z01A/D025130001(欧亚旋覆花) / Z01A/D220006010(柑橘) /
IPC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相关项
  • 犀角:为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hinoceros sumatrensis(Fischer)、黑犀Rhinoceros bicornis L.及白犀 Rhinoceros simus Cottoni 等的角。前三者习称“犀角”、“暹罗角”,后二者习称“广角”、“天马角”、“柱角”。
  • 旋覆花: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功能主治: 脚气。微觉疼痹,或两胫肿,或上人腹,皮肤不仁,满闷呕逆,不下食。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加生
    姜一枣大(拍碎),豉半合,大枣二枚(擘破),
    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一日三次。


相似方剂
旋覆花汤 紫苏汤 人参散 犀角旋覆花汤 旋覆花汤 旋覆花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犀角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582A86683DFD451181079CDE0C465B9A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