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膏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50 年)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传统知识-方剂 细辛 蜀椒 干姜 芎藭 吴茱萸 附子各十八铢 桂心一两 皂荚屑半两 猪膏一升
1.《备急千金要方》:鼻塞,常有清涕出。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脑冷,清涕出不已。
TKRC Z01D4/R06.551(鼻塞) / Z01D1/141(鼻塞) / Z01D4/R06.551(鼻塞) /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268021029(姜) / Z01D1/141(鼻塞) / Z01A/D220027033(青花椒)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022002018(细辛) / Z01A/D022002036(汉城细辛) / Z01A/D101083(皂荚属)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758(花椒属,例如花椒)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268(细辛属)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或不育果实。前者称皂荚,后者称猪牙皂。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石虎Euodia rutaeca rpa (JuSS. ) Benth.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 bodinieri(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 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 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花椒: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 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质。
  • 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功能主治: 1.《备急千金要方》:鼻塞,常有清涕出。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脑冷,清涕出不已。

  • 用法用量: 上锉,以棉裹,苦酒渍一宿,取猪膏煎,
    以附子色黄为度,去滓。绵裹纳鼻孔中,并摩鼻
    上。涕出不止,灸鼻两孔与柱齐七壮。


相似方剂
细辛膏 细辛膏 桂膏 芎藭膏 细辛膏 细辛煎
芎?膏 涂囟膏 姜附散 痼冷丸 皂荚散 半夏汤
匈奴露宿丸 小女曲散 甘遂丸 附子散 吴茱萸丸 小草丸
木通丸 匈奴露宿丸 蜀椒丸 丹参膏 五膈丸 茱萸子丸
神曲散 紫菀牙上丸 ?茹膏 塞鼻皂荚散 小桂枝丸 五生膏
塞鼻甘遂散 五膈丸 陈曲丸 枸杞子散 干姜丸 杏仁丸
细辛汤 当归丸 椒附丸 牛膝丸 藦头散 菖蒲丸
乌梅丸 石韦丸 沃雪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细辛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41B51A71A6454C6BB3FE9951FE223180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