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散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2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鹿茸一两( 去毛,涂酥炙令黄) 卷柏半两 桑寄生半两 续断半两 当归半两( 锉,微炒) 附子半两( 炮裂,去皮脐) 龟甲一两( 涂醋炙令黄) 白芍药半两 阿胶半两( 捣碎,炒令黄燥) 熟干地黄半两 地榆半两( 锉)
产后脏虚冷,致恶露淋沥不绝,腹中时痛,面色萎黄,羸瘦无力。
TKRC Z01D4/O72.352(恶露) / Z01A/D217041005(地榆) / Z01A/D139004(桑寄生属)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39007(钝果寄生属) / Z01A/D139007003(广寄生) / Z01A/B038001065(卷柏) / Z01A/D050005001(川续断) / Z01A/D21704100504(长叶地榆) / Z01A/B038001052(垫状卷柏) /
IPC A61K39/395(抗体(凝集素入A61K38/36);免疫球蛋白;免疫血清,例如抗淋巴细胞血清) / A61K35/17(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干扰素激活或细胞因子激活的淋巴细胞(被特异性抗原激活时入A61K39/00)) / A61K38/19(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干扰素) / A61K35/26(淋巴;淋巴结;胸腺;脾;脾细胞;胸腺细胞) / A61K36/739(地榆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35(忍冬科(金银花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相关项
  • 桑寄生: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续断: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龟甲: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残肉,晒干。
  • 卷柏: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 et Grev.)Maxim.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 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Yu et 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 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 功能主治: 产后脏虚冷,致恶露淋沥不绝,腹中时痛,面色萎黄,羸瘦无力。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服一钱,食前以生姜、温酒调下。


相似方剂
鹿茸散 龙骨散 蒲黄散 代赭散 鹿茸丸 鹿茸丸
代赭散 鹿茸丸 阿胶散 续断散 乌贼鱼骨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鹿茸散,《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343E46546E1442288C4E96F23561BE37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