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271 年) 《四圣心源》
传统知识-方剂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惊悸。
TKRC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相关项
  • 牡蛎: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zv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惊悸。

  • 用法用量: 煎大半杯,温服。此阴邪已盛,缓用附
    子,当燥土去湿,调其脾胃,后以温燥之药熬膏
    贴之。


相似方剂
姜苓桂枝汤 桂枝姜苓牡蛎汤 茯苓汤 桂枝参苓汤 第三和剂汤 牡蛎汤
柴胡桂枝鳖甲汤 姜桂苓砂汤 苓桂柴胡汤 二陈汤 苓桂半夏汤 人参散
缓中汤 桂枝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牡蛎汤 李根汤 李根汤
苓甘姜附龙骨汤 苓桂参甘黄耆汤 苓桂柴胡汤 桂枝姜苓汤 平肺汤 甘草黄芩汤
桂枝茯苓汤 二陈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桂枝苓泽汤 乌梅山萸汤 羌桂汤
麦门冬汤 桂枝葛根汤 芍药汤 桂枝丹皮桃仁汤 二陈加枳壳汤 龙齿散
姜桂苓参汤 第四和剂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金鼎汤,《四圣心源》,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290D805671E74D7982690E38E5996570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