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鹿茸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760 年) 《仁斋直指方论》
传统知识-方剂 鹿茸( 酥炙) 熟地黄 当归( 酒浸,焙) 枸杞子 酸枣仁( 慢火炒,去皮) 远志( 姜汁腌,取肉,焙) 附子( 炮) 沉香 牛膝( 酒浸,焙) 山药( 炮) 苁蓉( 酒浸,焙) 各一两 麝香半两
诸虚劳倦。
TKRC Z01D1/71(虚劳) / Z01A/D175003002(草苁蓉) / Z01A/D085001037(褐苞薯蓣) / Z01A/D085001027(日本薯蓣) / Z01A/D194002016(山蒟) / Z01A/D085001(薯蓣属) / Z01A/D236013(枸杞属) / Z01A/D085001020(山薯) / Z01A/D085001001(参薯)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1501400402(酸枣) /
IPC A61K36/81(茄科,例如烟草,龙葵,番茄,颠茄,辣椒或曼陀罗) / A61K36/67(胡椒科,例如牙买加胡椒粉或卡瓦胡椒) / A61K36/72(鼠李科,例如弗朗鼠李,口香藤或伞树) / A61K36/64(列当科)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25(枣属,例如枣) / A61K36/8945(薯蓣属,例如山药,薯蓣或水薯蓣)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894(薯蓣科) /


相关项
  • 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草苁蓉的全草。
  • 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片”;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 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 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枸杞子: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 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 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 功能主治: 诸虚劳倦。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相似方剂
香茸丸 拱辰丹 沉香鹿茸丸 既济丹 重校定香茸丸 苁蓉丸
麝香鹿茸丸 香茸丸 人参鹿茸丸 麝香鹿茸丸 香茸丸 鹿茸丸
人参鹿茸丸 回阳酒 麝香鹿茸丸 肉苁蓉丸 鹿茸丸 鹿茸丸
当归地黄丸 三仁五子丸 大四斤丸 滋养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集验鹿茸丸,《仁斋直指方论》,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15FB0121F10746BD904EC3A75818BAE0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